你有没有在心里默默拉黑谁

2019-09-12 17:30

“选一张珍贵照片,朋友发红包才能看。没有发红包的朋友只能看到模糊的照片。”

朋友圈很快被各种模糊的照片刷屏,几乎与此同时,“骂声”鹊起——其中不乏一些有才华的花式吐槽,比如“想让我花钱看你照片?别开玩笑了,为了钱我这辈子不见你都行。”“今天红包照片教会了我们什么?要想看清一个人,还得靠钱啊!”“穷,连朋友圈都看不起了。”“对于朋友圈这次不要脸的行为,我只想说,有的人的照片白给我都不想看,谢谢自动打码哈”......

是的,这只是一个游戏而已,你是很认真很开心很投入地参与其中的那个,还是想默默拉黑别人的那个?

自从有了互联网,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翻篇一个时代,博客时代,微博时代,微信时代。为什么洗衣机冰箱电饭煲问世的时候,就没有“洗衣机时代”“冰箱时代”“电饭煲时代”?这是不是传统行业传统企业家和虚拟经济网络精英的差别呢?

我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述这样一种人际关系,从未见面也不认识,但是却在微博上相互关注,并且讨论问题,对,我和张国庆就是这种关系。我在微博说,我有一个朋友,在饭桌上,就因为直接拒绝了别人要求投票,结果好多年的朋友,当场面对面地删了微信。他留言,“微信确实葬送了不少多年的关系;换言之,老朋友上了微信,至少一半会绝交或疏远。”

我问他为什么,他竟然为回答我这个问题,洋洋洒洒写了一篇长微博,题目就是《为什么微信疏远了很多本来不错的关系》——“有了微信特别是微信群,人与人总能在网上遇到,有些人朋友圈又刷屏过度,久而久之,就太熟了,对别人的看法就会随之发生变化。

而且人性的弱点是,人往往容易以小节否定他人,而很少有人以大节始终信任和尊重朋友。往往是,很小的事情,大家就翻脸了,或者你颠覆了对朋友的看法。当然了,这与现代社会普遍缺乏宽容和耐心有关。有些人连你的140个字还没看完,就开始望文生义或破口大骂了。

仔细想一想,这段话不无道理。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。

传统社会,人与人之间的认识,通常来说是需要物理接触的,比如一起上过学,共过事,或者吃过饭,最起码见过面。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成为朋友,除了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一种模式,多数时候是要以交往时长为前提的。因此这种“传统时代友谊”相比较“互联网时代友谊”而言,生长期长,共同经历过的事情也多,彼此有什么毛病心里都清楚,就算吵架,吵过就吵过了,还是要一起吃饭喝茶聊天打麻将。但社交进入网络时代,相互加个微信是分分钟的事,微博关注也只需要一瞬间,连面儿都不用碰,就已经互粉。这种交往速度,“粉转黑”“路转粉”基本都是“秒转”,原本就是点赞之交,失去就失去了吧。

分享一段鹦鹉史航的微博:微博之于我,还有个功劳。某人你若在生活中遇到,可能觉得人家挺好。秀外慧中什么什么的,但你若先看过此人微博,看到那些你实在难忍的厥词,你心里当然会默默拉黑。线下再见,人家说这是情感专家,但你看看迎面就是一团具体的黑暗,无须酬答交际了(估计有人也这么看我,反正大家节省时间总是好的)。

其实这段文字也适用于微信。有些人,在生活中和在微信上判若两人,以至于有的时候,在看他(她)的朋友圈时,会生出一种想拉黑的冲动。